向晓说第5期丨司法工作,人民陪审员这么说……
人民陪审员
是人民群众与法院沟通的桥梁
本期“向晓说”
小编与大家一起
以人民陪审员视角看法院
一个人民陪审员的“视”“觉”体验 ——阳新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朱兰青 从收到阳新县司法局短信通知,经过提交材料、审核、培训、宣誓、颁证,2024年1月,我正式成为一名阳新法院人民陪审员,倍感光荣的同时也感受到责任艰巨。于我来说,一方面,和本职工作相差甚远的身份吸引着我对这个未知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担忧于自己法律知识的匮乏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于是,我带着百感交织的心情,恶补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庭审。 从普通视角来看,人民陪审员似乎是法官的陪衬,庭审过程一言不发,庭审结束签字匆匆离开。其实,人民陪审员就是不穿法袍的法官,庭审过程中,与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正襟危坐于审判庭上,代表人民,对法官审判过程监督,并参与量刑,增强判决公正性,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今年年初开始,我共参与了11场庭审,5场听证会,对案件审理过程的认知也由浅入深,这份没有固定收入的“兼职”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拓宽了思路,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法律知识,更学习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知识,我非常珍惜这份“兼职”工作,每次有庭审安排我都准时出庭,当然,这离不开本职单位对法院人民陪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和原本认知不太一样的东西,一遍一遍刷新我的认知。我原以为,法官必须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依据法律对案件进行审理,甚至我以为,法官和原告、被告不需要有案件询问、材料提交等以外的任何沟通,休庭法槌落下后,一切应该停止。在真实的庭审中,法官必然是铁面无私,公正审判。但是,在一些方面又体现了情理法并融,人性化办案。梁坚法官在面对律师庭外“求情”时严词拒绝,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翁志雄法官年轻有为、审案高效、声音很亮、法锤最响。冯进干法官的威严及庭上震慑力总是那么令人难忘。王峻民法官会在庭审前和庭审后,和陪审员沟通案件内容,事件背景,以及进展阶段,询问陪审员对案件的看法,收集陪审员对案件的意见,并且表现出对案件当事人的惋惜、痛恨、诧异、同情等非常真实的情感。刘华法官会在庭审中,反复提醒原告或者被告,材料应提交得更充分,提醒双方把握应有的权利。他告知原告王某某在延迟收到被告材料交付的时候,拥有休庭缓冲、寻找应对措施的权利。李珊珊法官会在庭审结束后,对双方苦口婆心的劝导,能通过调解解决的,尽量不要走向对峙的一面,她还在庭审结束后提醒被告如何利用合法手段收集证据,梳理材料,为当事人指明方向。查文君法官在某次听证会上,一位“蛮不讲理”的老汉屡次向当地村委会提出不合理诉求,便询问他的家庭情况,收入及身体情况,了解到老汉是一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便提议当地政府在政策范围内多给予老人关爱,用心用情,以感化和说服的方式为老人讲解政策。张幽霞法官经常庭审完过了饭点,用一碗泡面解决一顿,来不及休息,继续另一场庭审。明玉萍法官和风细雨又不失法律威仪,特别是庭审快了结时,对被告的温情又严厉的教育。这些,让原本威严的法官形象多了细腻、温情,也通过人民陪审员的监督让人民和司法之间的桥梁更加稳固和通畅。 人民陪审员虽然是司法审判大机制中的一个小小齿轮,机器转动离不开每一个齿轮,司法演进过程离不开人民的监督和参与,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将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牢记誓词: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廉洁诚信,秉公判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陪审员价值取向浅析 ——阳新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王贤江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与司法之间的桥梁,可以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2023年3月份到10月份,经过严格按照发布公告、报名审查、政审、公示、培训、考试到人大常委会研究发文、任命,最后到法院集训并向宪法宣誓就职,我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心理充满了自豪感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陪审员,我们要在加强学习、提高本领上作表率。每名人民陪审员都是全新的身份,面临着新的考验,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才能增强本领,适应新要求、新环境,胜任新角色。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广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常识和法治精神,为积极主动参与庭审奠定坚实基础,可有效避免或克服庭审时只带耳朵,没思维,无视或不动脑现象。 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陪审员,我们要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上作表率。陪审决不是陪衬,老百姓的是非曲直,要有老百姓参与判断。平民法官“马青天”马锡五曾说过,“实行人民陪审,不仅可以吸引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思想和政治责任感,而且可以使审判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提高案件质量,防止错判。”这些都要求我们每名人民陪审员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人民意识积极能动履行参审职责,着眼于“参”,着力于“审”,重要于“议”。要把每一次庭审当着历练与提升,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社会经验丰富,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和法官的审判思维互补,实现法官的专业化判断与老百姓的朴素认知有机统一,推动审判有序推进。要勇于发声,敢于评议,提前介入了解案情、积极主动交换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发问、评议,切实发挥人民陪审员的深度参审、实质参审作用,用“民间智慧”助力司法审判。 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陪审员,我们要在严守纪律、树好形象上作表率。人民陪审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群众性和严肃性,必须发挥人民陪审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维护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国家法律的尊严。要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服从党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领导。2023年增选的25名人民陪审员,其中有党员11名,阳新法院政治部请示法院机关党委后,在人民陪审员中建立临时党支部,领导陪审工作,突出了“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鲜明主题,取得良好效果。要带头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自觉遵守司法作风和司法礼仪。目前不少地方法院探索为人民陪审员配备制式服装,不仅规范了人民陪审员庭审着装,加强庭审司法作风建设,而且极大增强了陪审员身份意识和自豪感,对落实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很好的工作经验。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与法治建设。人民陪审员代表人民走进法庭参加陪审,最终还要走出法庭,回到人民群众中间,把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宣传到人民中去,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让大家都看得到、能参与司法活动,使法律走近人民,也使人民走近法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治国者必须以奉法为重,良法方能善治。能当一名人民陪审员,这既是一份喜悦,更是一种担当与责任。我们定会责无旁贷,定会演好人民陪审员这一光荣神圣角色,在每一次陪审活动中积淀出彩,把闪光,亮点,温润人心化作永不言退的豪迈。我更坚信,同在阳光下的人民陪审员每个人都是一束亮光,齐欢聚就是一个小太阳,点亮一盏法律明灯,照亮一片湛蓝的大海,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人民陪审员之路,书写阳新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