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法院+工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来源: 研究室 时间:2024-07-19 11:15:29

7月18日上午,阳新县人大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就阳新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阳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新华、副县长廖洋波参加活动。

在阳新县人民法院,市县人大代表参观了该院“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听取了该院“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汇报,并对该院工作表示肯定。

DSC00449-1(3).jpgDSC00474-1(3).jpg

据了解,阳新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积极构建两地三方、“五心”调解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先后获得《工人日报》、学习强国、中国长安网、《湖北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并入选2024年“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湖北法院首届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

一是一体运转,架构诉调对接“四梁八柱”。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进驻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挂牌运行,返聘1名资深退休法官、特邀1名工会专业人才组成调解团队,实行“底薪+补贴”的薪酬确定方式,构筑资源整合、力量协同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阵地。出台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基本原则、调解流程、调解与司法衔接等7项规章制度,明确联席会议、信息沟通、工作研判、意见征询、会商联动等8项工作机制,保障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室成立以来,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335件,结案308件,调解成功300件,调解成功率97.4%,解决争议标的金额1109万余元。

二是“五心”调解,扫除职工群体“烦薪忧酬”。遵循“一个目标、两个联动、三个原则”,给职工信心,让职工称心、安心、暖心、放心。2024年以来,受理132件,结案105件,涉162人55.85万元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全部调解成功,确保劳动者安心过好年。如,春节前夕工作室线上受理了一起涉及98名农民工、152万余元工资的纠纷,工作室立刻启动调解程序,次日展开现场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当晚工资陆续到账。

三是两地三方,打造异地维权“乡情驿站”。立足阳新县劳务输出大县实际,充分考虑近13万在浙江温州创业就业群体的司法需求,多次赴温州走访调研,依托温州阳新商会,建立起“阳新+温州”“法院+工会+商会”的两地三方联动机制,对疑难个案远程协助、对集中需求上门服务。2023年,联系点接受法律咨询900人次,提供维权帮助138人次,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00万余元,开展公益法律宣传服务5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册、宣传物资44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