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普法】清明节祭扫要留心,太“过火”会触犯法律

来源: 研究室 时间:2019-04-09 08:07:54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为逝去的亲人扫墓,以寄托哀思。有的地方仍保留着烧纸、放鞭炮的祭扫传统,而当大家沉浸在对故人的缅怀的同时,还应注意在扫墓完毕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案例一:

2018年2月13日,成某为妻子和父亲的上坟,使用火机点燃了纸、鞭炮,后因未燃尽的火纸被风吹到坟边的干荒草丛中,引燃了山林,发生火灾,导致山场内的油茶、林木被烧毁。经鉴定,此次森林火灾过火总面积29.28公顷,其中,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72公顷,有林地面积0.76公顷。案发后,成某积极与被害人协商赔偿,为被烧毁山场重新栽种树苗,取得对方谅解。

阳新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成某因过失引燃山火,构成失火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二:

2018年2月8日,柯某在为已故妻子上坟,在火纸的燃烧过程中,突然起风,将火纸吹到了干草丛中不慎引发森林火灾。经鉴定,此次火灾过火总面积5.6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6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35公顷,农地面积0.63公顷。案发后,柯某主动投案并赔偿损失8000元购买油茶苗木,被烧毁山林已补植复绿,获得了当地村民的谅解。

阳新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违反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在野外上坟用火,过失引起森林火灾,构成失火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

法官小贴士: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

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扫墓这么容易发生火情,那么扫墓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不要着急,阳新法院为您列出了以下七点防火安全小常识:

1、祭扫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鞭炮时,请先清理周围可燃物。祭扫用火时需有人进行现场守护,待火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临走时务必要将燃灰清理干净,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2、不要在林区吸烟,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山林中遍地枯枝落叶,一点火星就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切记不要随地丢弃烟头火种。

3、祭扫点烛燃香、燃放鞭炮时,请注意远离山林、居民住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等位置,以防引发火灾。

4、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不要烧荒、堆烧。

5、成年人要监管和照看好小孩,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6、驾车前往墓地扫墓,停车时切勿占用消防车道,以保证消防车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7、发现人力无法控制大火时,不要慌张,更不可盲目逃离现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拨打12119森林火警电话报警。

清明祭扫时,大家应严格遵守墓区的防火规定,特别是在山林、杂草密集地段严禁使用明火、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使用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通过献花、植树等寄托哀思,从源头上消除森林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