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组合拳”绘就法治新图景
——阳新法院“八五”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来源: 研究室 时间:2025-08-11 09:28:35

8月7日上午,阳新法院在十五届中共阳新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四次(扩大)会暨“八五”普法末期迎检工作推进会上就该院“八五”普法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

据了解,2021年以来,阳新法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将普法工作融入审判执行全过程,不仅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更是用一套“立体式”普法“组合拳”,让法治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延伸普法真滴,织密全域普法网络

图片
图片


“普法不是额外任务,而是融入日常的责任。”阳新法院的普法理念,首先体现在扎实的组织保障上。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八五”普法工作规划,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协同推进的责任链条,让每个庭室、每位干警都清楚“普法干什么、怎么干”,自上而下形成“人人参与、事事融入”的普法氛围。无论是该院向晓社普法宣讲团的青年干警,还是拥有丰富审判工作经验沉淀的业务骨干,哪里需要,他们便会出现在哪里,社区、企业、学校、街头都有他们的普法身影。


图片
图片

法治文化广场

图片

法治长廊

图片

家事文化墙


法治文化走出院墙,才能真正走进日常、融入人心。诉讼服务大厅里,诉讼文书样本、指南手册整齐摆放,电子屏全天滚动播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宣传内容;院内外打造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家事文化长廊,让严肃的法律条文化作生动的图文故事,来访群众在办事等候间,便能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

      构建司法课堂,让每起案件都成为普法教材

“我年纪大了,法庭能到家门口来开庭,而且法官态度又好,公平公正,一遍遍讲道理算清楚。”80多岁的原告邓某波拿到欠款后非常开心。今年6月,阳新法院浮屠街法庭将巡回法庭搬进了村组,即解决了两名老人的奔波之苦,更通过该案现场释法、将该起庭审打造成为普法课堂。


图片


法庭是最好的普法现场,案件是最鲜活的法治教材。在近五年审执结的5.9万余件案件中,该院注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的释法说理工作,努力将一次次庭审、执行现场变成一堂普法公开课,让一份份裁判文书成为一本释法明理的宣传册,实现办案、普法、教育同频共振。


图片
图片


人民法庭作为普法前沿阵地,更贡献了特色实践:浮屠街法庭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全市唯一被推荐申报全国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法庭;兴国法庭凭借巾帼力量获评“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木石港法庭传承“扁担法庭”精神,带着卷宗走进田间地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司法实践,让普法有了温度与活力。

拓展宣传渠道,普法更接地气、更有效

“为阳新‘荆楚雷霆2025’行动加油!”“讲得真清楚,借钱的事儿一下子就懂了!”阳新群众对法院的普法视频赞不绝口。这是该院打造“线上普法矩阵”的缩影——以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为平台,推出《珊珊说法》《执行现场》等系列视频50余期,其中刑事自诉拒执案件公开宣判直播吸引6万余人观看,微视频《浮屠庭里绘“枫”景》更斩获全国法院“金法槌奖”优秀奖,让法治声音传遍网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线上普法精彩纷呈,线下普法同样鲜活生动。支部联建普法讲座进社区、“模拟法庭”进校园、庭审观摩活动邀群众参与、法庭开放日请市民“探秘”……150余场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法律从条文变成“身边事”。《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其普法成效,实现了“普法宣传”与“社会影响”的双赢。


图片


如今,“八五”普法进入末期迎检阶段,阳新法院正以更实举措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从法庭到田间,从屏幕到身边,这里的法治宣传教育,早已不止于“宣传”,更成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动指引,为法治阳新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