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你在一线守望大家,我们在背后守护你

来源: 综合办公室,审管办 时间:2020-02-10 09:11:41

在阳新法院
有这么一个群体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灯光聚焦
却始终默默守护在防疫一线干警身后
为一线干警冲锋陷阵
扫除障碍
铺平基石
筑牢后盾


她,吃住在院,坚守后方

被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挤占而更显狭小的办公室里,不起眼处放着一张折叠床,白天,这里是王红玲的办公室,入夜,床展开、被子铺上,这里则成为了王红玲临时的“家”。

这个春节,疫情肆虐,王红玲作为阳新法院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她自放假就结束了休假,投身于防疫后勤保障工作,除了回家拿换洗衣物外,吃住在院,坚守后勤保障“大后方”。

事无巨细,她都一一回复、安排。.jpg

“办公室购置了一批口罩,请大家及时来领取。”疫情还未全面来袭,她就未雨绸缪,率先采购了防疫物资。法院干警支援社区防控疫情无法脱岗,就餐成为难题,她第一时间安排为一线干警送餐。防疫物资紧缺,她想方设法筹措货源,口罩、酒精、消毒水等确保第一时间到位;防疫干警提前结束假期,她尽心尽力合理调度安排,确保第一时间满足工作所需……

半员上班人员工作安排,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工作场所消杀清洁,交通管制期间防疫干警出行、就餐,后勤保障工作千头万绪,而每一件小事、每一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前线干警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王红玲每天都要在心中将工作一一梳理,唯恐有一处疏漏,她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时刻关注微信信息,尽心尽力为一线同志解决后顾之忧。

她,居家办公,随时在线

1月24日(大年三十),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摸排全院干警武汉旅居、接触史情况,接到通知的卢玮,刚在家吃完年饭。疫情就是命令,她并未因身处家中而懈怠工作,立即就地转岗,迅速在工作群内发出摸排通知。全院180余人,有武汉旅居史、接触史的不在少数,微信报送、电话报送,陆陆续续,她不厌其烦,登记造表,及时上报。

1月25日,按照阳新县防控指挥部的安排,法院实行半员上班,根据院党组要求,她紧急拟定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根据法院干警实际情况制定半员上班表。此后每日定时通知提醒半员上班干警按时上班、支援社区防控干警集合出发时间、地点。
  “此前根据你上报的信息,你有武汉接触史,现在情况怎么样?是否有不适症状?”她在前期摸排了有武汉旅居、接触史或新型肺炎疑似症状干警后,2月7日,她又拿起电话跟进大家居家隔离期间的情况。

1.jpg

    97年的她,是阳新法院年龄最小的党员,参加工作还不到半年,但对待工作任务,她不退却、不懈怠,上级通知,她即时传达;干警需求,她及时回应。除却值班,她虽在家,亦在岗!
他,白天值勤,晚上值守

为确保安全,孙豪乾每天都会为上下班干警们测量体温、消杀病毒。.jpg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严峻,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该院增援社区防控工作,而因人手有限,院内晚上值班人员安排一时成为难题:女同志不适宜值晚班,老同志也要适当照顾。在该院领导询问两名青年干警是否愿意固定值守晚班时,90后的孙豪乾和杨李君毫不犹豫,欣然接受。“我们是外地的,晚上本来也是住在宿舍,还不如在院里值守晚班,让其他同事更加专心地参加一线防控工作。”

杨李君每天时刻关注院内最新消息、挖掘典型案例。.jpg

虽然已经要固定值守晚班,但是两人日常工作一样不落。早上8:00,两人正常上班,孙豪乾作为综合办公室的一员,承担着后勤保障工作,为上班干警测量体温、分发口罩、消杀病菌、预订份饭,工作忙而不乱;杨李君作为审管办(研究室)干警,则肩负着宣传工作,用镜头记录每一个战“疫”瞬间,用文字述说每一个暖心故事。晚上5:30,两人准时到达值班室,寸步不离值守岗位,以应对突发情况。

值班时,他们观看新闻联播,关注最新疫情。.jpg

他,消杀病毒,不留死角

法院、法庭病毒消杀全覆盖。.jpg

疫情防控期间,每当看到他,总是背负着喷雾器。每天上班,他都会背着几十斤消毒液,穿梭在阳新法院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地漏、下水道、垃圾桶也都散发着消毒液的味道,确保消杀清洁全覆盖无死角。他担负起了全院消毒的职责,减少他们接触病菌的可能性,保护着法院的每一个人不受病毒侵害。
  “光是在院里走一圈、喷洒消毒水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流量大的区域还要用拖把反复清洁,很辛苦,但是很值得。”除了完成院机关的病毒消杀,7个派出法庭消毒,他也是一个不落。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亲切地称他秦叔。


“疫”线前沿,你勇毅前行

阵地后方,我全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