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两起纠纷,民间借贷下的亲情故事
近日,阳新法院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送旗人是案件被告李某,以此感谢承办法官悉心调解,一次性化解了两起纠纷,让濒临破裂的亲情得以维系。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被告曹某乙(李某妻子)是原告曹某甲的侄女,两家关系十分亲密。此前,曹某乙因需要多次向曹某甲借款,曹某甲因自己存款不足,便让女儿柯某(另案原告)一同借钱给曹某乙。2020年初,曹某乙出具了两份借条,分别载明向曹某甲借款2万元、向柯某借款4万元,均约定了利息,未约定还款时间,借条上有曹某乙夫妇的签名。之后,曹某乙夫妇多次以经济困难为由暂缓还本付息,曹某甲母女都表示了理解。然而,近期当曹某甲母女要求曹某乙夫妇还款时,却发现对方拒接电话、不愿见面,无奈之下,母女俩将这两起案件分别起诉至法院,要求曹某乙还款。 考虑到双方是亲戚关系,且过往感情较好,有调解的基础,两起案件开庭时,承办法官决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调解之初,双方当事人情绪都很激动,矛盾难以调和。面对这种情况,承办法官决定以情感为桥梁,以理性为引导,采用“背对背”的调解方式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耐心劝解。一方面,承办法官向曹某乙夫妇巧打“亲情牌”,指出曹某甲当初出于情分,不仅自己借钱,还发动女儿一同帮忙,即便看在过往的亲情上,曹某乙夫妇也应当坚守诚信,不能给出“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劝说曹某甲母女多体谅曹某乙夫妇的实际困难,考虑适当放弃部分利息,以减轻他们的还款压力。最终,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曹某甲母女放弃了借款利息,曹某乙夫妇筹集了6万元,一次性将两起案件的本金履行完毕。 这起案件的化解,不仅解决了借贷纠纷,更守护了亲戚间的情谊,体现了司法调解将法理、事理、情理融于一体,在化解矛盾、修复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目标。下一步,阳新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将调解工作做实做细,贯穿审判执行全流程,以更优司法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