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宣传月丨关于“彩礼”的那些事

来源: 研究室 时间:2025-05-26 09:09: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婚姻观念的多元变化,因彩礼返还与否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在司法实践与社会生活场景里,围绕彩礼给付后能否返还等问题,经常产生争议。本文结合法条法理与办案实际从多个方面帮大家分析和厘清相关问题。


图片

Q


彩礼是什么?

彩礼,是指以结婚为目的,按照当地风俗习惯,一方或其家庭成员给付另一方的礼金及贵重财物。


Q


彩礼包括哪些?

(一)恋爱期间赠与是彩礼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下列财物不属于彩礼:

1.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

2.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

3.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二)“三金”属于彩礼吗?

“三金”价值贵重,且具有“以结婚为目的”的附条件赠与的特征,如果当地有将三金作为彩礼一部分的习俗,比如在订婚等仪式上,男方给付女方三金是当地普遍认可的结婚相关习俗行为,那么这种情况下三金通常会被认定为彩礼。

(三)见面礼、改口费、份子钱等属于彩礼吗?

1.见面礼。见面礼通常指第一次见双方父母时,长辈给晚辈的礼物或钱财,属于双方父母对个人的赠予行为,不宜纳入彩礼范畴。

2.改口费。改口费系男女双方订婚或结婚时,双方父母及亲属向对方给予一定的金钱,象征着双方长辈对新人的接纳与祝福,相关给付行为应视为双方父母及长辈对新人的自愿赠与行为,不宜纳入彩礼范畴。

3.份子钱。是参加婚礼的人向举行婚礼的新人赠送的现金红包,新人双方组成受赠人。包括磕头礼金在内的礼金属于双方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予以分割。

4.具有人身特殊性质的赠与物。例如传家手镯、传家宝、传家银元、古董、信物,在发生纠纷时无论该物品价值的大小,离婚时一般都应当返还。

(四)共同开销是彩礼吗?

共同开销,指一方为缔结婚约而与对方共同开支的花费。例如,婚庆衣服、结婚拍照、结婚旅游、婚庆策划、亲朋招待成本、婚宴酒席、婚前购买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物品等财产。这种花费不宜认定为彩礼。

1.如已经消耗完毕,无剩余价值的,则无需分割。

2.如有剩余价值或实物物品的,谁购买的可以归谁所有。

3.如果物品属于个人用品,可以归属于个人一方,给购买方相应的折价补偿。


Q


哪些情况会返还彩礼?

(一)已登记结婚但未共同生活,离婚时彩礼是否可以要求退还?

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接收彩礼后已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实未共同生活的,给付彩礼一方离婚时要求返还彩礼的,予以支持。

(二)给付彩礼后对方反悔拒绝登记结婚,彩礼可以要求退还吗?

一般情况下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是法律规定可以要求返还彩礼的情形之一,彩礼原则上应当予以返还。

特殊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三)已登记结婚并且共同生活,离婚时是否可以要求退还彩礼?

一般不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特殊情形除外

特殊情形:1.为支付高额彩礼负债累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婚前给付高额彩礼,导致给付一方生活困难,离婚时给付彩礼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予以支持。但已共同生活的要综合考虑具体返还比例。

2.支付高额彩礼后“闪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双方登记结婚后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离婚时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四)女方以嫁妆为男方房屋实施装修,返还彩礼时嫁妆如何处理?

一并考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于彩礼返还时的考虑因素,包含了嫁妆情况,已经共同消费的嫁妆或已经添附到男方财产上的嫁妆应纳入扣除的范畴。

(五)多少金额属于高额彩礼?

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判断彩礼是否属于“高价”,并非一概而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考量的因素包括:1.彩礼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给付方家庭经济状况,比如彩礼价值在给付方家庭经济总量中的占比等;3.当地习俗。

(六)主张彩礼返还,可以共同起诉接收彩礼的对方父母吗?

可以。

在彩礼的给付和收取时,婚约双方的父母往往也参与其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特殊情形: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如果夫妻一方提出彩礼由父母给付或者由父母接收,可以另案起诉。